学海新闻 新闻详情

学而知不足,教然后知困——浙派名师暨J12共同体公开课展示反思

【2023年06月09日】

学而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浙派名师暨J12共同体公开课展示反思

杭州文海教育集团 尹荣华


      四年前,当我还是一名研究生时,就由谢萍老师带领我们在文海中学参与聆听了浙派名师展示课。而今,当身份转换成为文海中学的一名英语教师后,接到了浙派名师公开课的展示任务时,且评课专家刚好也是谢萍老师,我的心情既激动又紧张,仿佛是冥冥中的缘分,也是一次宝贵的成长机遇。回顾这段艰辛而富有挑战性的历程,我收获良多。虽然最初对自己能否站上这样的舞台还心存忐忑,但在各位老师的鼓励下还是庆幸自己把握住了这次难得的机会。

      接到任务后,我就与英语组的前辈们讨论将要展示的课型,最终我们决定挑战目前展示素材较少的写作课。写作教学是初中英语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对学生语言能力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学生通过语言来记录和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利于深刻理解并创造语言意义。然而,目前很多英语写作教学中仍然存在思维缺失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学生写作时无从下笔,无法把握不同文体的本质,缺乏整体框架意识和要点意识,写出的作文内容空洞,缺乏逻辑性和深度。教师在写作教学中重语言知识、轻语言运用,无法将语言学习与思维发展相结合,造成学生使用语言时难以做到言之有物、言之有理。

      于是,在确定课型之后,我便开始搜索优秀素材,分析教材文本。本课是七下Unit9的写作课,单元语言功能为描述人物外貌,结合新课标要求,设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

      1.通过教材文本以及改进语篇的学习,掌握按照一定的顺序以及合理的依据支撑观点等写作策略;并能够使用不同句型进行细节描写,使得人物外貌描写更加丰富生动。(学习能力、语言能力);

      2.以读促写,辨识范文语篇中的句子逻辑关系,总结归纳文章谋篇布局,内化写作策略,在思维中建立写作框架和要点,逻辑清晰地描写人物;并能够批判性学习语篇,进行写作进阶训练,润色写作。(思维品质、学习能力);

      3.理解描写人物外貌时词语的感情色彩,使用恰当的词汇和语句描写人物,增进跨文化认知理解(文化意识)

      根据以上教学目标,我们共同研究确定了教学重点:

      1.关注语言意义,创设写作情境。写作的本质是意义的表达,意义的创造是写作的目的,也是写作动机产生的关键。若在英语写作课堂中,一味关注词汇、句型以及语法的运用,或完全按照范文完成单元话题写作,学生难以产生自主写作意愿。因此,学生的写作兴趣难以持久。只有创造具有实际交际意义的英语写作课堂,明确写作动机,才能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于是,我们结合教学内容和对授课学校学生活动的了解,创设了推荐介绍校园形象大使的写作情境,这一真实情境有利于学生把握写作内容与要点,并且激发学生在“How to describe the image ambassador logically and vividly?”的核心问题驱动下,参考教材文本分析结构框架,批判性阅读模仿习作,逐步思考解决子问题,最终在教师的有效引领下完成写作任务。

      2.注重思维品质,问题链引导思考。思维品质是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四要素之一。英语写作需要学生对大脑中存储的信息进行不断梳理、选择、提炼再整合,最后才能产出内容合理、结构清晰的作品。因此,若要写出合理清晰的文章,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中关注学生思维的训练。所以在进行本节课的教学环节设计时,我注重研究如何以恰当有效的问题引领学生进阶思考,调动学生在写作前的思维活跃性,使写作内容富有逻辑,自然生成,而不是直接对范文的生搬硬套。

      3.强调写作过程,自主建构内容。建构主义者认为,写作是学习者利用自身原有知识结构,加工、创造新写作的过程,强调在写作过程中学生进行自我建构以及与同伴间思维上的沟通和交流去生成新的写作内容。初中英语单元话题写作是单元中的最后一个课时,在该单元前期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相关语言知识储备。因此,在本节写作课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探讨主题情境下的相关语言内容,并阅读参考教材和课外文本素材进行归纳总结,以读促写,明确写作结构,丰富写作内容,将范文学习与写作自然有机融合。

      在以上教学设计思路的引领下,我完成教学课件后便开始了“一波多折”的磨课过程。困惑与困难也接踵而至,最后终于在陈瑶老师、王磊老师以及组内各位前辈们的宝贵意见指导下,这堂课渐渐成型。在此过程中,我也发现了自己课堂教学中的不足之处:

      1.阅读输入“华而不实”,写作输出“散而无形”。第一次磨课确实是失败的一节课,为了给学生提供丰富的语料,以及吸引学生兴趣,我在导入环节中就展示了ChatGPT语料以及哈利波特小说选段,由于语言内容与学生实际并不贴合,且难度较大,导致并未给学生提供有效的阅读输入,且对教材文本的分析解读也缺乏结构性,最终使得学生没有形成足够的语言和内容支架,也不知如何拓展写作云里雾里,最终输出的作品也是零散而没有逻辑的语言堆积,这使得我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的教学设计。于是,针对这次出现的问题,我重新修改教学设计,注重学生的语言基础和思维进阶,并进行更为深刻的文本解读,在阅读环节中考虑充分引导学生分析结构和语言特征,进行有效的仿写改写。

      2.课堂提问缺乏技巧,难以激发学生有效思考。回顾自己的课堂语言,我发现我在课堂提问学生而学生没有听懂问题时,没有做到把提问变简单反而是更加复杂或只能以中文做提示,导致学生更加听不懂问题,课堂指令不够清晰,无法有效引领学生思考。以前我认为是学生语言基础的问题,后来在其他老师的指导建议下,我明白了教师简洁清晰的指令,有效的问题引导的重要性,于是我重新思考设计自己的课堂用语,尽量做到指令简洁、清晰、易操作,问题引导能够真正启发学生的进阶思考,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想要培养学生的高认知水平能力,教师必须站在一个更高的高度才能引领学生,我看到了自己的专业素养上的不足,知不足而奋进,望远山而力行。

      一次又一次的推翻和重建,学生在重新设计的课堂活动中,终于逐步做到了语言表达学习和创新思维发散,借助语言和主题的脚手架进行了有效的写作输出。这也启发我在以后的以读促写课中,要先把阅读文本挖深、挖透,准确把握阅读文本语篇结构、语言特征和写作手法,根据阅读文本的语篇特征和学生写作基础设计清晰的读写目标,并围绕目标设计学习活动,以写作任务驱动目标阅读,充分发挥阅读文本对学生写作的示范作用,帮助学生实现同类话题仿写目标。在读前激活相关图式,补充写作所需语言,为写作做好充分的内容和语言铺垫;读中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阅读文本语篇结构、语言特征和写作技巧,帮助学生建立行文逻辑,最终总结生成写作作品。

      最终,本次写作课通过以读促写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过程性写作指导,学生通过阅读文本获取有效信息,把所读文本积累的结构、语言表达以及传达的语篇意义迁移到写作任务中,从而提升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思维品质和迁移学习能力等。在实施过程中,我利用适当的追问引发学生深度思考,通过积极评价式语言鼓励学生用英语表达自己的想法。因此,本节课的教学展开较为顺利,学生的回答积极性强、质量较高。在最后的写作生成中,学生兼具迁移与创意,既迁移了阅读文本中所学语言表达,又有自己的创新之处,有效地实现了写作目标。

      在课堂展示活动之后,谢萍老师针对我的这节课也给出了宝贵的建议:课堂评价也要尽可能做到评价主体多元化,应反映出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在评价过程中的积极作用,在写作评价中让学生本人和同伴参与其中,将自评与同伴互评融入过程性写作评价,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对写作过程及时有效的自我监督。

      虽然这次公开课的准备过程是煎熬的,但是收获也是不言而喻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每一次公开课都是一种磨练和成长,每一次试错都是一种笃定和方向,每一次帮助都是一种感动和力量。再次感谢帮助过我的各位老师们,我将继续保持思考,携带行囊,珍惜宝藏,努力探索实践,在教育之路上成为更加优秀的自己!

      本文转载自“浙派名师”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