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海新闻 新闻详情

“学海专家顾问团”课题走访系列报道:助温州市第十二中学教师走上科研兴校之路

【2017年11月18日】
为进一步提高教师科研意识,推进教师科研水平、学科研究能力,提升一线教师开展信息化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海专家顾问团于近日来到了本次子课题系列走访的第四站——温州市第十二中学。温州市第十二中学于2015年开始使用电子书包进行信息化教学,目前全校已有8个电子书包实验班。通过两年的常态化教学,信息化教育所累积的教学经验成果已在该校逐步显现。

温州市第十二中学彭来桂校长致发言词

会上,温州市第十二中学彭来桂校长代表与会的全体教师欢迎学海专家顾问团的到来。彭校就学校概况、办学理念、自身对教育信息化的理解和对未来学校的规划与专家顾问团进行了分享。

温州市第十二中学冯京和主任汇报子课题

冯京和主任对其子课题《基于“互联网+”的个性化自适应学习实践与探索》进行了进展汇报,冯主任指出课题将从四个方面内容展开研究:基于云平台APP和数字资源的个性化教育和自适应学习的研究;基于云平台和移动平板开展新型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基于大数据评价方式的研究;基于互联网的“生•动课堂”教学改革成效分析展开深入研究。 随后,彭来桂校长对该子课题在实验阶段所遇到的研究问题进行了总结: (1)如何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自适应学习; (2)如何实现纸质作业和平板作业,各科之间的平衡; (3)基于云平台APP教学如何与未来学校有机对接; (4)如何利用云平台和移动平板等信息技术开启更加高效的课堂互动模式; (5)如何利用新媒体技术实践和探索更多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并针对各学科不同的课型建设不同的课例; (6)如何建立实验班师生的评价体系,进一步激励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和学生获得成就感和被认同感; (7)如何利用互联网云平台随时记录、分析学生学习进程,处理形成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数据,进行科学的学情分析; (8)研究七、八、九年级各阶段学生使用平板学习的心理特征,制定科学的阶段性平板使用计划。

浙江工业大学王永固教授课题指导与点评

针对彭校长提出的研究问题,结合课题的研究内容,王永固教授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并给予了诸多可操作性的建议:王永固教授认为教育信息化是教育现代化的引擎,信息技术在教育中不仅作为技术,还作为资源、工具、环境,基于学生的核心素养,以活动为单位组织教学,充分发挥平板在教学中的作用。其次,需构建框架,学习Padagogy轮,让信息化改革有章可循。  要明确课堂是主战场,依据生本课堂的理念,进行课堂结构的设计,围绕学生核心能力创建各个学科的模式。不仅是不同学科,同一学科的不同单元,模式也可截然不同。同时,针对温州十二中开展的小组合作,应积极创建智慧型小组合作模式。最后王永固教授对如何进行智慧评价,如何将传统评价方式与基于大数据的评价方式进行融合,提出了三方面的依据: (1)以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为依据,制定评价标准; (2)从教学目标的6个认知层次为依据; (3)依据知识单元维度,创设知识图谱的方式进行。 在评价的开展上可实施行动性研究和准实验研究相结合的方式。

浙江工业大学许玮老师课题指导与点评

许玮老师建议老师们在课堂互动模式中可以参考教学应答系统,去实现课堂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材之间的互动。同时,根据学科的内容特色和教学特色,整合出一些教学模式,不同的学科可以多元化的角度去构建。 

温州市第十二中学彭来桂校长会议总结

会终,温州市第十二中学彭来桂校长表示此次学海专家顾问团为学校的课题研究指明了方向,提高了教师的科研意识和科研水平。今后温十二中将继续深入开展基于“互联网+”教学改革,以科研为先导,以学校特色创品牌,全面提升学校教育教学的整体水平,让温州市第十二中学的办学之路在科研的助力下,走的更好、更远!  

教育即服务